中國衛(wèi)星導航定位協(xié)會

2021年智能定位與感知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
中位協(xié)國際時空信息綜合服務專業(yè)委員會
2021/06/16 14:08
2021年5月22日,“2021年智能定位與感知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衛(wèi)星導航定位協(xié)會國際時空信息綜合服務專業(yè)委員會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空間智能研究所和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視覺專業(yè)委員會共同承辦。
本次大會以"智能定位與感知"為主題,邀請了國內外13個單位的17名學者,圍繞北斗+5G、視覺+AI、導航定位、自動駕駛四大領域前沿理論和重大應用的最新進展展開交流和討論,為測繪遙感、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場知識盛宴。本次大會使用騰訊會議和bilibili直播對會議講座進行實時轉播,反響熱烈,吸引了三千八百余人在線觀看直播,測繪學報、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學報、泰伯網等多個公眾號都進行了宣傳報道。
大會由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實驗室主任陳銳志教授、實驗室副主任吳華意教授和實驗室副主任楊必勝教授分別代表測繪遙感信息處理實驗室和會議主辦方致開幕詞。李德仁院士指出“復雜場景下的定位和感知是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應用的技術基礎,生物啟發(fā)的智能計算、未知環(huán)境視覺感知與重建技術與多模態(tài)信息的智能化理解是空間感知領域的重要前沿方向”。陳銳志教授指出“北斗+5G、人工智能、移動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技術正在助推我們的社會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未來的時代將是智能化的時代”。吳華意教授指出“本屆2021年智能定位與感知學術研討會,著眼于北斗+5G、移動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融合,對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lián)汽車、互聯(lián)網位置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值得深入探討”。楊必勝教授指出“定位與感知技術,在人工智能驅使下,正向著高精度,高實時性的方向演進。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定位與感知技術有望幫助拓展人類本身的感知能力,能夠更加大范圍的獲取、收集、分析、處理周圍的位置信息,從而給人們更好的位置服務體驗”。






陳亮教授主持閉幕儀式,對本次論壇進行了深入的總結,在現(xiàn)場嘉賓熱烈掌聲中,本屆2021年智能定位與感知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